|
|
学术交流 学术报告:中子散射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5日 作者:马广兴 编辑:赵哲 审核:王勤英 点击:[]
报告题目:中子散射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报 告 人:沈俊英 特聘研究员 博导 报告时间: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10:00-12:00 报告地点:明德楼B508
报告人简介: 沈俊英,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201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17毕业香港科技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从事三年博士后工作,于2020年作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引进人才”加入中国散裂中子源,担任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科学家,东莞市“第三类特色人才”。研究领域为极低温强磁场等极端样品环境下超导和磁性材料的新奇物性研究,利用基于大科学装置的中子散射和X射线散射技术探索材料的晶格结构、磁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在该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成果,在PNAS,Nat. Comm.,PRL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9篇,专利4项,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NSAF联合基金项目,高能所引进人才项目,广东省粤莞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广东省珠江团队子课题等多个项目。 报告摘要: 中子与X射线技术相辅相成,中子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原子层面上进行材料结构、动力学和成像等分析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中子为电中性,具有强穿透力和非破坏性,从而可以探测物质的内力场信息(如残余应力),也利于在复杂和集成的特殊或极端样品环境下进行原位实验研究;中子对轻元素敏感,通过H/D同位替代方法来进行衬底变化,可显著提高其对材料内部特定组成成份或结构的灵敏度,即在无损前提下可使复杂复系简单化,这一特有属性对软物质、有机和生物等材料体系的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子散射技术不仅可探索物质静态的微观结构,还可用于研究结构变化过程中的动力学机制。因此,中子散射已在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等研究领域发挥着X射线无法取代的作用,成为物质科学研究和新材料研发的重要手段。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建的世界第四台和国内首台大型脉冲型中子装置。报告人将围绕中子散射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做简要介绍,首先聚焦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首台高能非弹谱仪(中子谱学)对超导、磁性材料等相关研究,最后对大尺寸结构中子谱仪在软物质、先进材料和生命科学等体系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中子散射技术;磁性材料;软物质;表(界)面结构;动态变化 主办单位: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光伏新能源现代产业学院 真人线上娱乐纳米技术协会 真人线上娱乐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开发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真人线上娱乐页岩气高效开采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能量转换与储存先进材料真人线上娱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氢能绿色制取与高效利用川渝重点实验室 成都市科技青年联合会材料能源专委会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下一条:学术报告:学科竞赛的经验分享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