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实践觅真知,地质探秘砺技能——城市地下空间工程2023级峨眉山工程地质实习纪实
为增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子对工程地质的深入理解,并提升他们的现场实践能力,2024年12月27日—2025年1月11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2023级的学生们开始了为期16天的峨眉山“工程地质实习”之旅。此次实习由苏培东、陈昱霏、刘伟、黄璐、纪佑军、申明德六位专业老师及辅导员李佳芮共同带队,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地操作相结合,使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工程地质的实际应用。
实习剪影(一)
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实地考察了龙门硐、世坪村、川主剖面、杨岗滑坡、庙儿岗等地区,研究了栖霞组、茅口组、峨眉山玄武岩、飞仙关组、嘉陵江组、雷口坡组、须家河组、夹关组、灌口组等岩石组合。苏培东老师深入讲解了峨眉山地区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的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并且详细介绍各地层组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重点讲解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的工程地质问题,并结合野外实例向学生们展示相应的工程地质对策。陈昱霏老师就峨秀湖的坝基渗流作用,详细讲述了水文地质的相关内容,包括地下水的分类、水头的概念、达西定律等。此外,同学们还在野外学习了边坡的防护、矿山环境的修复、河流地质作用等内容,将课本的知识与实际的工程相结合。老师们结合现场实况,为学生们讲解了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案例。他们分析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施工的难题和挑战,并分享了相应的工程对策和解决方案。
实习剪影(二)
带队老师们以实习途中遇到的地质灾害为课题,布置了地形地貌素描、地质灾害成因分析等实践任务。任务中,同学们穿越荆棘,攀越山岭,始终坚持细致观察和认真记录,不遗漏任何一处细节,为完成各项任务付出了辛勤的努力。面对严寒天气,他们不畏寒冷,全心全意投入实地勘探,以坚韧不拔、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展现了石大学子的风采。
实习剪影(三)
在实习的尾声,同学们还参观了峨眉山博物馆。博物馆展厅内精心陈列着各类形态各异、纹理独特的岩石标本,每一块都承载着地球漫长岁月的痕迹。其中峨眉山地质模型以精确的比例和逼真的细节,生动展现了峨眉山地区复杂的地质构造。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恐龙化石展示区域中巨大而震撼的化石骨架,仿佛将同学们带回到了远古时代,让大家对峨眉山漫长的形成过程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这次参观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还激发了大家对工程地质学的浓厚兴趣。
集体参观峨眉山博物馆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同学们在这次实习中展现出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将成为他们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宝贵财富。他们将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勇往直前,不断追求卓越,为地下空间工程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2023级实习合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