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 二氧化碳煤层封存机制研究: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和实验研究
时 间:2025年4月18日(周五)10:30-12:00
报告地点:思学楼A114
报告题目:二氧化碳煤层封存机制研究:多物理场耦合建模和实验研究
报 告 人:敬彧 博士
报 告 人:敬彧博士现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Scientia学者、高级讲师。她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多尺度岩石表征、裂缝建模、渗流力学等领域。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包括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IF:11.07)、Fuel(IF:8.035)、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IF:6.3)等,多篇论文为Top 4%高引论文。曾多次在SPE ADIPEC,InterPore等国际主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现任InterPore澳大利亚分会委员,参与承办了InterPore 2022、InterPore2024澳洲年会,组织并主持了10多场国际学术报告,受邀担任Journal of Energy Engineering副主编,以及多个SCI期刊审稿人。
报告摘要:煤层对二氧化碳具有天然的吸附作用,使得煤层成为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理想构造。然而,由于二氧化碳在煤层中的运移和吸附是一个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过程,而且煤岩具有复杂的多尺度裂缝-孔隙结构,使得煤层的封存潜力和封存效果未能充分了解。该报告从数值建模和动态成像实验两个方面对该复杂物理过程进行表征和分析,从而解决二氧化碳在煤层封存中在微观层面上的未知和不确定性。
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SPE成都分部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天然气现代产业学院
下一条:20250310 Well Dynamic Simulation – Challenging the “Just Do This” Approach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