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思源宣讲团】思源宣讲团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巍巍青山埋忠骨,朵朵白花祭英魂。为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4月3日,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源宣讲团与成都市新都一中、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新都一中附属初中、新都一中附属小学、新都区桂湖小学师生代表分别前往新都区烈士陵园、王铭章烈士墓园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罗朝民带队参加。
教师代表献花
敬献花篮祭奠英魂,鞠躬默哀赓续红色血脉。下午一点,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源宣讲团、新都一中、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新都一中附属初中、新都一中附属小学部分师生抵达烈士陵园,在人民功臣英雄纪念碑前列队祭奠。全体师生默哀,有序敬献鲜花,瞻仰烈士纪念碑,打扫革命烈士陵园,在对烈士的尊重和悼念中感悟家国情深,厚植爱国情怀。
爱国宣讲追忆英烈,铸魂育人传承红色基因。英名墙前,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徐徐展开,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源宣讲团成员赵梦君和同学们分享了“建国初期征粮工作队烈士”的故事,呼吁同学们传承烈士精神,接住守护国家和民族的接力棒,在推进乡村振兴的事业上建立功勋。
思源宣讲团余亨利讲解英雄事迹
思源宣讲团成员余亨利为大家讲述了“英雄与传承—吕新民烈士”的英勇事迹,让同学们明白了英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英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鼓励同学们在面对困难坎坷时,学习英雄先辈们的坚韧与勇气。在宣讲中筑牢精神根基,用躬行书写时代答卷。
思源宣讲团杨梓因讲述英雄故事
“最深的缅怀是弘扬,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思源宣讲团成员杨梓因在王铭章墓园前,为在场师生生动讲述了王铭章将军滕县保卫战等革命故事,引导在场青少年在追思缅怀中肩负起“守护民族复兴接力棒”的历史责任。
新都区烈士陵园全体师生合照
王铭章墓园全体师生合照
本次活动是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新都区落实“大中小同上一堂思政课”号召的生动实践,旨在以“高校宣讲引领+中学实践内化”的协同模式打破学段壁垒,实现红色教育资源共通、价值共鸣、使命共担。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依托地区红色资源,助推新都区构筑常态化思政教育基地,让红色基因随学段成长而扎根、随人生阶段而升华,真正构建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育人新格局,扎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