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四川大学教授刘恩龙应邀来院作“岩土二元介质多尺度本构模型研究进展”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8日      作者:安文龙      编辑:罗明      审核:万旭升      点击:[]

202542日下午,我院在明志楼A536成功举办了题为“岩土二元介质多尺度本构模型研究进展”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刘恩龙,由我院万旭升教授主持,吸引了众多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参与。

讲座伊始,刘恩龙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天然岩土材料的独特力学特性及其研究挑战。他指出,传统理论难以描述岩土材料在低应力水平下的应变软化、体缩后体胀以及高应力水平下的应变硬化等现象。为此,刘恩龙教授团队从微观、细观到宏观尺度,系统研究了岩土二元介质本构模型,致力于减少模型参数并赋予其明确的物理意义。此外,讲座内容还涵盖二元介质模型概念、宏-细观本构模型、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模型应用等前沿课题,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最后,刘恩龙教授与师生进行了友好交流,针对尺寸效应、结构性土、微观优势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这次交流不仅拓宽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合作提供了宝贵契机。

刘恩龙,2006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期刊《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和《岩土力学》编委。长期从事岩土本构关系、THM耦合数值模拟、土工抗震、颗粒物质的微-宏观力学的教学和研究,以第一 / 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主要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Mechanics of 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Mining Science等期刊;合著专/译著6部,授权专利10件、软著5件;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三等奖各一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专题和企业项目等30余项科研项目。



上一条:我院刘红勇教授团队案例立项教育部2024年度主题案例 下一条:喜报|《工程伦理》课程入选真人线上娱乐第二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