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西油学子逐梦宣汉,聚焦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1年07月18日      作者:      编辑:吴放      审核:      点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实施,帮扶工作仍需“扶上马,送一程”为脱贫留出缓冲期,确保脱贫不返贫为深入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深刻认识脱贫成就,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逐梦宣汉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2021年7月10日到达真人线上娱乐达州市宣汉县下八镇平原村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合照

宣汉县位于真人线上娱乐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辖37个乡镇(街道)、343个村、79个社区,人口132万,有土家族人口近7万。宣汉于1986年、2002年、2012年连续3轮列入国家级贫困县,也是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地区县。

实践队先以小组制的方式走访村民了解脱贫现状。现在的平原村,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房,村里的马路也不再坑坑洼洼。解决温饱之后就是提高生活水平,现在村民不仅满足日常开销,每月还有富余的收入。手里有钱了,心里也踏实了。

走访结束后,实践队来到了平原村党群服务中心,这里有村干部为实践队答疑解惑。通过对村干部的采访了解到面对贫困人口多、区域贫困深重的现状,宣汉县坚持“精准扶贫”与“开发扶贫”双轮驱动战略,因地制宜以区域大项目带动大脱贫,着力走出一条“以开发促脱贫助增收”的奔康新路。

图为实践队成员学习当地扶贫干部先进经验

“2016年首战告捷”到“2020年决胜收官”,从“不落一户一人”到“携手齐奔小康”,从“全省贫困人口最多”到“全省脱贫人口最多”……历经六载攻坚治贫,4271平方公里的宣汉大地上,无论是州河水堤两岸,抑或在巴山峡谷之巅,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最后,实践队参观了村里的脱贫产业。人们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基围虾,沼虾),田里不只有水稻这类普通农作物,还有其他多种经济作物。实践队还参观嫁接作物,了解了相关技术。不仅如此,巴山大峡谷的开发也是带动经济发展强有力的一环。据悉,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景区开园两年来,已接待游客312.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92亿元。同时成功探索出资源入股、劳动就业、经合组织、经营帮扶、农旅联动、文旅融合、广厦行动“七大脱贫模式”,有效带动片区102个贫困村、9.1万余贫困人口脱贫奔康,辐射带动周边21个乡镇、46万余人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依托文化旅游业实现脱贫奔康的新路子。

图为实践队实地考察脱贫产业

脱贫攻坚,离不开优秀干部的领导,离不开万千民众的努力。只有齐心协力,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才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新兴青年,更要发扬脱贫精神,努力将所学技能和脱贫成果相结合,守护国家这份来之不易的成就。

文|徐伟杰 吕炳宏

图|钟佳豪 罗旭波



上一条:爱心之旅——志愿者走进社区敬老院 下一条:石大学子三下乡:追忆红色之路,探寻红色精神

关闭